24GHz產品獲今年SOP訂單,蘇州豪米波布局下一代雷達技術
都說車載毫米波雷達領域是紅海,蘇州豪米波技術有限公司是如何選擇細分領域切入市場的?
BSD(盲點監測)、LCA(車道保持輔助)、ACC(自適應巡航)、AEB(自動緊急制動),這些ADAS功能都已經陸續在車上量產。毫米波雷達能夠實現上述ADAS功能,并且被大家公認為是未來自動駕駛車上不可缺少的傳感器。
國內做車載毫米波雷達的創業公司壓力很大。因為毫米波雷達技術已經相對成熟,主要由博世、德爾福、大陸、Autoliv這些國外零部件供應商提供,無論在成本、性能還是批量制造方面,他們都經驗豐富,最后可以直接給到主機廠一個高性價比的產品。國內公司要想在毫米波雷達領域獲得前裝訂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蘇州豪米波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蘇州豪米波”)是一家2016年4月成立的初創公司,主營業務就是車載毫米波雷達與智能駕駛輔助系統(ADAS)。公司去年年底獲得了天使輪投資,目前擁30人的研發團隊。董事長白杰是我國ADAS領域國家高層次人才,曾經很長一段時間在德爾福和大陸任職。
目前我們公司共推出4款產品:
24GHz中距離毫米波雷達,主要實現BSD、LCA、RCTA、DOW等功能,并且已經獲得2018年底前裝SOP訂單
24GHz遠距離毫米波雷達,主要實現AEB、ACC、FCW等功能,目前有兩家OEM在進行性能評測。
76-77GHz遠距離毫米波雷達,主要實現AEB、ACC、FCW等功能,目前已經完成樣機開發,2018年第二季度可實現批量供貨。
77-81GHz下一代超寬帶毫米波雷達技術已經完成研發,現在正在性能調整,預計今年實現。
針對市場需求,我們對所有產品有著不同的規劃與策略
24GHz中距離毫米波雷達后裝體量可能比前裝更大
24GHz中距離毫米波雷達的探測距離為80m,水平角度檢測范圍可達到140°,批量供貨的產品厚度還會比圖中樣機減少一半尺寸。對于這款量產的雷達,我們制定的策略是瞄準前裝,近期依靠后裝迅速提升銷量獲得量的規模。
24GHz中距離毫米波雷達目前已經實現后裝市場小批量供貨。我們已經找到了后裝領域資源豐富的渠道商,今年開始大批量量產供貨。屆時產品銷售將不僅僅是中國市場,還會包括美國、歐洲等海外后裝市場。
談到短期內面向后裝的原因,我們認為BSD、LCA這類功能類似后視攝像頭倒車,后裝市場在五年內數量上會有很大飛躍,體量可能比前裝還要大。
左側為24GHz中距離毫米波雷達樣機,右側為iPhone 6 Plus
24GHz遠距離毫米波雷達更有機會在價格上取勝
對于市場上用作遠距離探測,實現ACC、AEB、FCW功能的76G-77GHz毫米波雷達,我們完成樣機開發與驗證,但同樣可以實現AEB、ACC、FCW等功能,做到遠距離探測,我們還具有一款24GHz遠距離毫米波雷達和單目相機來實現差異化競爭。
這款24GHz雷達可實現150m探測距離,水平角度檢測范圍20°,分辨率可以達到1.5m(77GHz產品的分辨率會在1m,但24GHz實現的遠距離探測分辨率已經滿足使用需要),并且體積和iPhone 6 Plus相仿。
理論上,24GHz毫米波雷達要做到遠距離,體積上會比77GHz更大。對于將參數和體積控制的比較好的方法,一直以來國內宣傳的誤區—誤以為只有77GHz的毫米波雷達可以做到遠距離小體積,事實上24GHz也可以辦到。
同樣的探測距離24GHz體積會更大,是不是不能很好隱藏在車身?對于這個問題,白杰解釋其實并不存在。他說自己在90年代做毫米波雷達時,做遠距離探測的24GHz毫米波雷達的確有鍋蓋那么大。但控制大小主要在于天線設計,這么多年天線集成技術的發展,已經可以在滿足遠距離探測的基礎上,把雷達體積做小了。
最重要的是,24GHz毫米波雷達的最大優勢,在于能比77GHz做出更低價的產品。24GHz產品所需工藝與手機生產工藝差不多,要求不高。因為歐美地區人力和材料成本高,在歐美生產肯定比中國生產成本高。77GHz生產工藝更復雜,還有很多技術國內無法滿足,可能要找國外代理商,用到國外高價進口的設備生產,也就很難做到降成本。
在下一代毫米波雷達產品上搶占先機
對于77-81GHz超帶寬的毫米波雷達產品,在探測時已經可以獲得接近激光雷達的效果,產生點云。和77GHz的產品相比,77-81GHz可以把前后分辨率提升10倍。形象一些,理論上77GHz能分辨出前后最少間隔1m的兩個物體,但在使用77-81GHz毫米波雷達時,兩個物體前后只要差10cm就能分開,水平最小距離也可以減小到10多厘米。77-81GHz產品的應用領域會在自動駕駛,3年以后肯定會成為主力。
我們把77-81GHz毫米波雷達的計劃供貨時間設在了今年,價格會在200美金以內。之所以選在這個時間節點,是想要與國外競爭,搶占時間優勢。
目前國外宣稱2019年會開始歐美市場提供77-81GHz的產品,雖然大陸,德爾福,博世也在研發該頻段的毫米波雷達,但都未宣布供貨時間。而且在芯片獲得時間上,77-81GHz和77GHz的芯片都要后年才能大批量進貨,與其在零部件巨頭已經量產成熟產品的77GHz殺成紅海,不如在下一代毫米波雷達產品上搶占先機。
國內車載毫米波公司的機會在哪里?
主要布局頻段是24-24.25GHz與77-81GHz,主打低端和高端兩類產品。如果今年77-81GHz產品可以量產,夾在中間77GHz很可能會直接跳過。
除了頻段上的策略布局,還有關于國內毫米波雷達進入前裝時,主機廠環節的難關。不少毫米波雷達公司表示,主機廠并不完全清楚需要什么功能的產品,也不明確怎樣去提需求,這一點反而成了創業公司最大的困惑。
我們認為,國內前五位的主機廠會優先選用國外產品,一方面是考慮性能,一方面也在開發和使用中累積經驗。所以,毫米波雷達創業公司要保證在雷達性能、車載控制算法與國外產品對齊(含單目相機)。
同時,在國外大型零部件供應商內部,對既有產品設計的創新推動,需要花費更長的時間周期。有時哪怕已經研發出了新的技術,也很難逐級推進落地。而國內創業公司靈活創新的創新機制,是大企業不具備的。
小結
雖然很多人說毫米波雷達已經是紅海,但是我們還是選擇了更具策略的方案加入了戰局。產品將按計劃陸續推向市場,實力也已在前裝SOP中初見真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