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日本供應商聯合量產ADAS產品,蘇州豪米波的前裝邏輯是?
早早抱團落地產品或許才是進入前裝的正確姿勢。
12月11日,國內駕駛輔助系統供應商蘇州豪米波技術有限公司與日本供應商在蘇州昆山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書》,共同研發可量產的駕駛輔助系統(ADAS),為汽車行業提供整體解決方案。
提供系統級的L2+產品
根據協議內容,我們將提供現有的24GHz中距離雷達產品與ACC,AEB, LDW&LKA(車道保持)等ADAS集成控制算法,日本供應商提供77GHz遠距離雷達和單目相機的傳感器組合與一體機。雙方依靠產品和技術層面的互補,共同研發適用于中國交通環境的駕駛輔助系統。
公司正在研發多款毫米波雷達產品,并完成了成熟的ADAS車輛集成控制算法與軟件研發。
本次合作中,我們提供的24GHz中距離雷達已經進入產品化階段,并獲得了2018年底前裝SOP訂單,可實現BSD、LCA、RCTA(后方橫向交通告警系統)、DOW(開門預警)等功能。公司年產5~10萬臺的毫米波雷達產線正在建設之中。
傳感器融合和控制算法的研發主要依賴經驗積累和參數調整。整個過程需要把系統放到各種疑難場景和邊緣場景中進行測試。我們目前的ADAS測試車有10輛,已經在深圳、廣州、浙江、江蘇、上海等地上路。公司目前已經積累了成熟的ACC、AEB及LKS等ADAS和傳感器融合算法。
77GHz遠距離雷達和單目相機的傳感器組合
合作中的另一方是一家日本供應商,主要業務是汽車電子控制單元,擁有攝像頭、毫米波雷達、ESP等產品。該公司會為合作提供77GHz遠距離雷達和單目相機的傳感器組合,是一款對應2018年、2020年Euro-NCAP的一體式產品。
預計到2019年,雙方合作會有產品化落地的消息。屆時面市的整套系統將包括攝像頭、遠中距離雷達、整車集成控制,以整體打包的形式向汽車行業供貨。系統可將LKA、ACC、AEB等多個功能集成,達到SAE L2+的水平。
國內創業公司如何后發制人
目前,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主導的中國新車評價規程(C-NCAP)、歐盟新車安全評鑒協會(E-NCAP)、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等評級機構都已經陸續將ADAS功能納入評分體系。據SBD報告顯示,從2012年開始,ADAS的整體市場開始進入非??焖俚纳仙?,到2020年ADAS和自動駕駛的收入將達到100億美元。
現實情況對中小型ADAS創業公司而言,機遇和挑戰并存。國內毫米波雷達市場被大陸、德爾福、博世等國外零部件巨頭壟斷,并且也在不斷推出更新更好的產品。國內毫米波雷達企業想要在市場中找到自己的位置,需要走一條完全不同的路。
當單品性能和價格不足以和國外供應商拉開差距,系統打包的方式更容易讓創業公司站穩腳跟。我們選擇的就是這樣的商業模式,我們認為國內起步晚,一定要在找到自身優勢的同時,與互補的企業聯合提供一站式解決方案。同濟大學汽車學院教授馬鈞也在現場提到了一個相似的觀點——傳感器創業公司想要突圍,一定要做解決方案,包括整個系統有多少冗余,需要多少成本來解決。
除此之外,系統供貨的形式還有一個優勢,就是本地化。
雖然國外零部件供應商的產品占據了一大塊市場份額,但在國內的使用效果并不好,不像中小型企業那樣可以靈活提供定制化服務。同濟大學汽車安全技術研究所所長朱西產教授在現場分享環節給出了一組數據:據一家合資主機廠的調查報告顯示,消費者因為功能不好用而關閉LDW、FCW功能的人數占比,超過了90%。
一個典型具有中國特色的場景是并道切入。因為國內切入行為比國外頻繁,本土化的駕駛輔助系統對相鄰車道的情況應該更加敏感。據朱西產介紹,現在量產車的ACC功能往往要切入的車并入本車車道、擺正車身、等待傳感器識別車尾后,才會自動制動。如果等著ACC去咬住車尾,情況就已經非常危險。
如果要開發適合中國道路交通特性的ADAS產品,需要攝像頭(主要識別車道線)和毫米波(主要識別車輛)的組合,達到分辨本車道和相鄰車道車輛的情況。在蘇州豪米波與日本供應商的合作中,本地化也是一個重要命題。兩家公司會針對中國交通狀況,對駕駛輔助系統的相應算法做出相應調整。